close

  格魯吉亞前總統、原蘇聯外交部長愛德華·謝瓦爾德納澤7日去世,享年86歲。他的發言人瑪麗娜·達維塔什維利說,謝瓦爾德納澤久病卧床,當天中午離世。
  謝瓦爾德納澤離世後,俄羅斯方面反應迅速。克裡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裡·佩斯科夫說,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·普京向謝瓦爾德納澤的親屬以及格魯吉亞國民“致以沉痛哀悼”。
  □人物
  生於農民家庭
  少年時對政治展現濃烈興趣
  謝瓦爾德納澤1928年1月25日生於格魯吉亞西部黑海沿岸一個農民家庭。父母希望他成為醫生,不過,他少年時代就對政治展現濃烈興趣。他20歲加入共產黨,不久在黨內嶄露頭角,一路高升,1972年出任格魯吉亞共產黨第一書記。
  他擔任格魯吉亞內務部長和安全機構負責人期間,以重拳打擊貪腐著稱,曾責令官員把非法所得的轎車、別墅和財產充公。同
  時,他放寬對文化藝術領域管制,鬆綁影視戲劇行業,促進文化繁榮。
  由於其治腐有方,謝瓦爾德納澤受到蘇聯領導層註意。1976年,他進入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,兩年後成為政治局候補委員。1985年,時任蘇聯外交部長安德烈·葛羅米柯退休,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·戈爾巴喬夫任命謝瓦爾德納澤為外交部長。相對年輕的謝瓦爾德納澤很快成為戈爾巴喬夫推行改革的得力助手。
  擔任蘇聯外長
  為中蘇關係正常化作出貢獻
  擔任蘇聯外長期間,謝瓦爾德納澤是戈爾巴喬夫外交“新思維”的堅定支持者。他一頭標誌性的銀髮,嗓音低沉,因才思敏捷和個人魅力頗受西方媒體青睞。
  在他推動下,蘇聯1989年從阿富汗撤軍,1991年與美國簽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軍控協議。他參與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、即西德與東德的統一談判,見證1989年柏林牆倒塌以及1990年兩德統一。
  擔任外長期間,謝瓦爾德納澤4次訪問中國,尤其是1989年2月訪華為同年5月戈爾巴喬夫訪華做準備,為中蘇關係正常化作出了貢獻。
  不過,伴隨蘇聯政局動蕩、危機加劇,謝瓦爾德納澤與戈爾巴喬夫的政治分歧日益嚴重。1990年,因不滿戈爾巴喬夫回歸“強硬”,謝瓦爾德納澤辭去外長職務。1991年11月,戈爾巴喬夫任命謝瓦爾德納澤為外交部改組後的對外關係部部長。一個月後,蘇聯正式解體,他與戈爾巴喬夫一起辭職。
  發生玫瑰革命
  被迫辭去格魯吉亞總統職務
  1992年,謝瓦爾德納澤返回新獲獨立的格魯吉亞共和國時,國內時局動蕩,首任總統茲維亞德·加姆薩胡爾季阿在政變中下臺,流亡俄羅斯車臣共和國。同年,謝瓦爾德納澤擔任國務委員會主席、即議會議長,隨後當選國家元首。1995年,格魯吉亞採用新憲法後,他當選國家總統,2000年再次當選。
  謝瓦爾德納澤執政期間奉行親西方外交政策,主張格魯吉亞參與歐洲一體化進程,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。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援助下,他推動一些西式民主改革。不過,格魯吉亞依然經濟貧弱,腐敗猖獗,犯罪橫行。
  同時,謝瓦爾德納澤未能有效解決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地區武裝衝突,致使大量民眾流離失所,為2008年格魯吉亞與俄羅斯的軍事衝突埋下隱患。
  謝瓦爾德納澤的批評者說,他已經變成了自己曾經反對的那種“獨裁者”。
  2003年11月,反對派指責議會選舉存在舞弊,在首都第比利斯發動大規模反政府示威,號稱“玫瑰革命”。同月23日,反對派領導人、後來成為總統的米哈伊爾·薩卡什維利手持一朵玫瑰,帶領大批支持者闖入議會,要求謝瓦爾德納澤辭職。謝瓦爾德納澤在保鏢護衛下離開。與薩卡什維利會晤後,他宣佈辭職,在電視轉播中說:“我要回家了。”
  生命的最後十多年,謝瓦爾德納澤在自己的山頂居所安靜度日,遠離公眾視線。時任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曾說,“歷史會仁慈地評價他”。
  □揭秘
  邀請中國外長“破冰”
  1985年3月,米哈伊爾·戈爾巴喬夫出任蘇聯領導人,任命謝瓦爾德納澤接替老資格外交家安德烈·葛羅米柯出任外長,以全力貫徹他的外交“新思維”,推行“緩和”外交,尤其是改善中蘇關係。次年7月,戈爾巴喬夫發表講話,顯示蘇聯在中蘇關係“三大障礙”上有所鬆動,中方表示歡迎。
  進入1988年,伴隨蘇聯宣佈從阿富汗撤軍、減少在遠東駐軍,以及在柬埔寨問題上態度變化,中蘇關係正常化步伐加快,雙方商定兩國外長於12月初和次年2月初進行互訪,為中蘇首腦會晤做準備。
  12月1日至3日,應謝瓦爾德納澤邀請,時任中國外長錢其琛對蘇聯進行正式訪問,並與戈爾巴喬夫會見。這是中國外長時隔31年首次訪問蘇聯。此前,兩國外長也有一些接觸,但都是在美國紐約聯合國大會期間會見,而這次訪問相隔時間之長、任務之艱巨,可謂破冰之旅。
  錢其琛在回憶錄《外交十記》中說,訪問期間,他同謝瓦爾德納澤三次會談,共約6個半小時。
  錢其琛訪蘇後,中方宣佈,中蘇國家關係正常化的進程已經開始,中蘇高級會晤可能在明年、即1989年上半年舉行。
  小計謀被鄧小平識破
  1989年2月2日至4日,謝瓦爾德納澤對中國進行回訪,為戈爾巴喬夫訪華打前站。而蘇聯外長上一次訪華是在1959年。謝瓦爾德納澤同錢其琛舉行兩次會談,中心議題仍舊是柬埔寨問題,經過艱苦談判,終於取得一致意見。
  然而,雙方商定戈爾巴喬夫訪華日期後,蘇方突然耍起手腕,出爾反爾,表示不願意發表雙方已經達成的協議,而只宣佈戈爾巴喬夫訪華日期。2月3日,謝瓦爾德納澤抵達上海,次日將與鄧小平同志會見。錢其琛回憶說,當天深夜,蘇方態度變得強硬起來,不同意發表關於柬埔寨問題的共同聲明。
  面對蘇方要挾,中方立即反擊。4日清晨,中方通知蘇方,鑒於雙方分歧較大,同意暫不發表關於柬埔寨問題的共同聲明,但同時也先不公佈雙方商定的5月中旬舉行高級會晤的日期。錢其琛就此向鄧小平作了彙報。
  與鄧小平會見時,謝瓦爾德納澤一上來就表示,“戈爾巴喬夫建議5月15日至18日訪華,昨天我同錢其琛外長談了這個問題”。錢其琛認為,謝瓦爾德納澤的用意顯然是先請小平同志確認高級會晤的日期,使之成為既定事實,從而繞開柬埔寨問題,再壓中方讓步。
  參與中蘇談判的時任
  外交部高級官員李景賢回憶說,小平同志當即識破這個小計謀,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:“你們兩位外長的談話還未結束,希望你們繼續工作。”老人家還幽默了一句:“訪問日期由你們商定,我聽你們指揮。”
  接著,鄧小平同志在談話中再次強調了早日解決柬埔寨問題的重要性。謝瓦爾德納澤眼見自己的打算未能實現,只好表示柬埔寨問題還是可以繼續討論。
  錢其琛在機場“狙擊”
  2月4日,在返回北京的飛機上,中蘇兩國副外長再次進行商討,仍然相持不下。謝瓦爾德納澤原定到達機場後立即轉飛巴基斯坦,但飛機降落後,他直奔蘇聯駐華大使館,離京時間一推再推。錢其琛採取在首都機場守候的辦法,堅持要求雙方達成協議後同時發佈共同聲明和戈爾巴喬夫訪華日期。
  錢其琛回憶說,一直等到天黑,謝瓦爾德納澤到了機場,雙方在候機室進行了最後一次會晤。“我表示,你的訪華是成功的,雙方的會談,以及同中方領導人的會見,都有成果,但說話做事不應出爾反爾。要知道,我們兩國關係還沒有正常化呢!”
  發佈共同聲明,原是蘇方提出的建議,中方同意,雙方工作小組做了大量工作。而出現這種僵局,出乎中方意料。錢其琛在回憶錄中說:“這件事本來是謝瓦爾德納澤做了手腳,現在,他見事情無法收拾,就趕緊做出埋怨(蘇聯)羅高壽副外長不會辦事的樣子,同時又向我訴苦,說蘇方在涉及柬埔寨問題上確有難處,事情複雜。”
  “見我不為所動,他不得不同意留下兩位司長,繼續同中方商談,自己先乘飛機離去了。”次日,雙方工作小組連夜工作,達成協議。2月6日,中蘇同時發表關於柬埔寨問題的聲明和戈爾巴喬夫訪華日期。
  同年5月,戈爾巴喬夫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,謝瓦爾德納澤陪同。中蘇兩黨兩國領導人的高級會晤,標志著中蘇實現國家關係正常化,實現兩黨關係正常化。
  本版據新華社電  (原標題:格前總統謝瓦爾德納澤病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wets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